清華大學(xué)雕塑,英雄后羿左手擎弓,右手開弦,射掉了九個太陽。(王建安 攝影)
北京市清華大學(xué)藝術(shù)博物館前有一組名稱為《后羿射日》的雕塑,作者是魏小明;國籍:中國;材質(zhì):鑄銅;高度:6.15米。
雕塑簡介,古時,十日并出,草木焦枯,生靈涂炭。英雄后羿,上射九日,下斬妖魔,深受百姓愛戴。作品取材于這一神話傳說,后羿腳踏巍巍山巒之顛,左手擎弓,右手開弦,將全身之力凝聚在一支神箭之中,生命的激情與力量迸發(fā)于弓箭的張力之間,一種崇高和激昂的英雄主義精神激蕩與作品之中。
后羿射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。遠古的時候,大地出現(xiàn)了嚴(yán)重的旱災(zāi)。炎熱烤焦了森林,烘干了大地,曬干了禾苗草木。原來,帝俊與羲和生了10個孩子都是太陽,他們住在東方海外,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。
10個太陽睡在枝條的底下,輪流跑出來在天空執(zhí)勤,照耀大地。但有時,他們一齊出來給人類帶來了災(zāi)難。
為了拯救人類,后羿翻過了九十九座高山,穿過九十九片荒漠,來到了東海邊,登上了一座大山,山腳下就是茫茫的大海。后羿拉開了萬斤力弓弩,搭上千斤重利箭,瞄準(zhǔn)天上火辣辣的太陽,嗖地一箭射去,第一太陽被射落了。后羿又拉開弓弩,搭上利箭,嗡地一聲射去,同時射落了兩個太陽。
這下,天上還有七個太陽瞪著紅彤彤的眼睛。后羿感到這些太陽仍很焦熱,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。這一箭射得很有力,一箭射落了四個太陽。其它的太陽嚇得全身打顫,團團旋轉(zhuǎn)。
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陽,箭無虛發(fā),射掉了九個太陽。中了箭的九個太陽一個接一個地死去。他們的羽毛紛紛落在地上,他們的光和熱一點一點地消失了。
直到最后剩下一個太陽,他怕極了,就按照后羿的吩咐,老老實實地為大地和萬物繼續(xù)貢獻光和熱。從此,這個太陽每天從東方的海邊升起,晚上從西邊山上落下,溫暖著人間,保持萬物生存,人們安居樂業(yè)。